Skip to content

Political Language

Published: at 02:33 PM

Table of contents

Open Table of contents

Political Language

我很喜欢奥威尔的一句话: “Political language is designed to make lies sound truthful and murder respectful, and to give an appearance of solidity to pure wind.”

这句话用于形容简中的语言环境,再合适不过了,类似但是更加接地气的表达还有:

  1. 你说法治我都觉得好笑 - 某不知名县城小干部
  2. 共产党说的话你也信? - 倪匡

不过奥威尔的这句话,还不足以完全概括政治和中文的关系,在我看来,还可以细分如下:

  1. 对于体制内,使用这套话语的人来说,整个话语系统更像是一套服从性测试,稍微对中国的现状,或者对政治的运作有点认识的人,都不会去相信这些近乎于口号的话语内容,不过当他们在这个大染缸中浸泡的时间久了之后,也就不大会有什么厌恶之感了,人嘛,适应性很强的啦;
  2. 对于被动地接受这套话语的人来说,则是上面奥威尔所说的,纯纯的受害者了。如果不去接触一些反对的声音,或者有能力并且努力去了解一些真相,大概率是一辈子生活在谎言之中了

这两类人,都是蛮可悲的,至少在我看来,在一辈子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与下地狱之间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否则。

不过,这也不仅仅是中文的问题,其实语言被政治污染的现象,是一个世界性、全人类的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浓度不一样罢了。但有没有什么解法呢?我认为是有的:让语言回归它的表意用途。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以我自己的语言学习体验为例,因为要申请国外的学校,同时也需要阅读一些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章,所以对于英语一直蛮重视的,在思考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脑子里常常不是想着有哪些高级的,fancy的句式,而是想着怎么使用最简单的词汇和语法,将这句话完整地说出来,the simplier, the better. 这种思考方式,在我尝试使用英文写技术博客的时候,最为适用。

再举一个反面教材:Jordan Peterson。不可否认,他讲课的某些内容很有吸引力,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一个智者,甚至是一个思想家。不过从一开始,他也给了我另一种印象:抽象。这里的抽象,指的是他的表达方式,当我对于他说描述的内容没什么概念时,听到他的各种新鲜且拗口的描述,会不自觉得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敬佩于他的”思想深度”。不过后来我看到了乔姆斯基对于他的评价,以及另一篇非常精辟的文章 the-intellectual-we-deserve,这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奥威尔说批判的典型知识分子吗?语言之于 Peterson,既没太高的审美价值,也没有清晰地表达思想,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工具罢了。(国内的一个网红教授,沈逸,也喜欢用类似的长难句,B站上不少人还拍手称好,这些便是我所说的第二种可悲的人)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 the way out 了:当你专注于思想表达的表达时,语言才会回归本质。

因此,当遇到非简洁的语言,无非是多了这几个目的:

  1. 审美。对于语言的韵律,排列组合,所表达的意境有更高的要求,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并不是说,简洁的语言就不具备审美价值,可参考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2. 坑蒙拐骗。发明一些抽象的词汇(新气象,新征程,新xxx),用拐弯抹角的方式,看似说了一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在简中环境,以及各类新闻评论(不限语言)中最为常见(这也就是和广义上的”政治”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了),毕竟从小的政治教育就是这套话语

奥威尔亲身实践,并且给我们的忠告是:永远保持语言的简洁,永远保持真诚。

And my dear friend, u don’t have to believe in my words, u should think of them, criticize them. as one of my favorite sayings goes, he must so to speak, throw away the ladder after he has climbed on it. Hope my article can serve as a ladder for u, that’s all I want.